据7月24日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近日,重庆市涪陵区新妙镇石字村的留守儿童迎来了一群年轻的“代理家长”。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的12名大学生,利用暑假时间来到村里开展社会实践,他们将在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中担负起“代理家长”的职责,像父母一样陪在留守儿童的身旁,和他们一起吃饭、一起做作业、一起生活。
根据全国妇联今年5月发布的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、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》,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.55万。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、经商人数的增多,农村“留守儿童”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。这些留守儿童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,但由于失去父母的庇护,他们的身心成长、学习生活面临着失管、失教和失衡。
大学生利用暑假为留守儿童当“代理家长”,不仅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孩子们以帮助,也可以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一定的慰籍,而对大学生自己来说,也是一次难得的增见识、长才干的社会实践活动,可谓一举两得。但是,相对于留守儿童的巨大数量,大学生“代理家长”的数量显然是杯水车薪;何况,留守儿童也不是只在暑期才需要帮助。因此,只有动员全社会各界人士,有计划、有组织、持之以恒地开展帮扶活动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志愿服务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。近年来,志愿服务活动在各地都开展得风生水起,对倡树文明新风、解决社会问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但是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时候,还存在“一阵风”的现象,去年重阳节,合肥市老年公寓的一位老人一天被洗了七次脚,可算是“一阵风”现象的生动例证。动员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当“代理家长”,当然不可能天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,只须利用周末的一两天就可以。只要全社会都广泛参与,经年不辍,必将能让留守儿童在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下,和其他儿童一样健康成长。
新闻热点